銅雕產生于商周,是以銅料為胚,運用雕琢、鑄塑等手法制造的一種雕塑。銅雕藝術首要體現了造型、質感、紋飾的美,多用于體現奧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。 其造型多為威嚴粗獷、端莊沉穩之態,體現出堅實淳厚、綺麗光輝的質感。銅雕的紋飾首要為貪吃紋、或以動物頭部造型,再以鳥、獸、蟲、魚部分形體組成抽象的圖案來襯托銅雕造型。我國歷史上重要的銅雕藝術品有西周的“伯矩”鬲,晚商的“司母戊”鼎以及漢代的“馬踏飛燕”。 銅雕工藝品,工藝品的一種。手工藝的產品,即通過手工將質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產品,是對一組價值藝術品的總稱。它包含許多種類,有漆器、陶器、瓷器、民間工藝、木雕工藝品、樺樹皮工藝品、麥秸工藝品、石灣公仔、青銅器等。 銅雕作為我國青銅器的變體,代表著我國銅藝的先進水平,這份名貴的歷史遺產是現代科技所無法替代的。目前由于技藝難度大,學藝時間長,青年人都不愿學習傳統的銅雕技藝。跟著社會生活的變遷,銅壺等日用品逐步被篩選,銅雕生產實踐陷于停滯。加之對這門傳統手工藝缺乏科學研究,錯金、疊鑲等一系列制造技藝能繼續存在的現已不多。銅雕技藝已處于瀕危狀態,對之進行保護搶救很有必要。
銅雕的收藏價值有哪些?